群众吃上“生态饭”绿水青山木耳香

2023-07-14 17:15:40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20230714171610030-53-4aa29.jpg_scale.jpg

20230714171610030-31-a4551.jpg

本报讯(周银祥)盛夏的商南县青山镇,满目苍翠,山岭纵横,鸟语花香,风光旖旎。尤其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商南县青山绿水恒诚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木耳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只见50多名工人正在忙着给500万袋木耳袋料接种,路北还有20多名工人忙着给50多亩灵芝覆膜、接粉,忙的不亦乐乎。距基地负责人卫东说,这里有20多名长期务工人员,月工资5000元以上,临时用工就更多,仅劳务费每年就达到300多万元。

商南县青山镇在长安大学的大力扶持下,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挖掘绿色致富宝藏,培育绿色发展基因,以做大做强木耳产业为抓手,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整合高校、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多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强动力,科技助力做支撑,资金撬动助发展,消费帮扶解难题,品牌提升提效益”产业帮扶模式,助推当地产业发展壮大,走出一条贫困山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商南县地处陕西省南部,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农业县。长安大学作为商南县的定点帮扶单位,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聚焦当地发展短板和实际需求,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帮扶工作,助推商南县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对标乡村振兴新任务新要求,学校通过选派干部到商南县县直党政部门、重点帮扶村挂职等方式开展帮扶工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校领导多次带领项目规划组、驻村工作组到商南县就乡村振兴工作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商南县产业还存在规模小、布局零散、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牌水平较低、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针对这一实际,学校积极帮助对口帮扶的青山镇制定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以推进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生态、高效、循环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为抓手,促进产品规模化发展,加快产业品牌化建设,帮助引入社会资源、拓展产品市场、健全产业链条,稳步推进当地木耳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以木耳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目前,依托商南县青山绿水恒诚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长安大学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0余万元,引进各类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采购和助销木耳、香菇等特色农产品约1000万元,其中木耳超过700余万元。2021年,青山绿水恒诚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木耳种植达500万袋,发展木耳基地500余亩,全产业链带动农村留守劳动力5000余人次,解决长期劳动就业岗位50余人,企业年产值实现3500万元。合作社从20万袋木耳种植规模的“小作坊”发展成了种植规模达500万袋的全县木耳产业示范点,实现了木耳产业从无到有、合作社发展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蜕变,成为商南县集袋料加工、菌类生产、技术培训、观光体验、仓储物流、经营销售为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园,2022年被商洛市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