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年只有45岁,但从事钱币收藏、研究已经30多年,收藏有先秦至中华民国的各类钱币数万枚3000余种,特别是在中国近代铜元的研究上有较深的造诣,是钱币收藏专业网站《中华钱币网》铜元板块的版主——
在“钱币世界”里享受清贫
●文/图 张雯雯
初涉收藏
1977年,庞爱民刚上初中时,父亲在老林供销社当营业员。一天,他在门市部看到父亲试电池用的小灯泡电线上拴着一个金黄色的“道光通宝”小铜钱,立刻被上面精美的书法艺术所吸引,非常想拥有这枚铜钱。但是,早在抗战时期就入党的老父亲告诉他:“这枚铜钱是国家的,咱不能占国家的便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自己的即使再喜欢,也坚决不能要!”这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此成了庞爱民的人生座右铭之一,一直伴随着他30多年的收藏生涯。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庞爱民迷恋上了中国的古钱币文化。在那个年代,一个封闭的山区小镇根本没有收藏方面的信息,更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庞爱民凭着对古钱文化的挚爱和执着的性格,自己摸索着进行收藏,没有钱去购买钱币,他就用平时舍不得吃的馒头、苹果、水果糖等和同学交换,有时候甚至替同学写作业换取几枚古钱。在上初中和高中的6年里,他共收藏了2000多枚古币,后来才知道这些古币都是被人们称为“垃圾币”的乾隆、嘉庆和道光通宝小平钱。虽然这些钱币的价值不高,却培养出了他的收藏爱好和对钱币文化的审美、鉴定能力。
艰辛之路
任何事情都没有一帆风顺的,想要做出一点成绩,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钱币收藏更是如此。
1984年参加工作以后,庞爱民有了可供自己支配的资金。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要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收集古钱币。每到一个村子,他先和村民聊天,了解基本情况,再由村里的热心人带着他逐户地询问,寻找古钱币。从每户的门帘挂钩到小孩的鸡毛毽子,从老太太的百宝箱到收购废品的废铜筐他都细心地寻找过。有一次,庞爱民到凤凰古镇下乡时发现一个老铜匠正在往坩埚里熔化古钱币,他就前去阻止,可固执的老铜匠说什么也不听,还说他的师父从传他手艺到现在都是用熔化的古钱打制铜器的,不这么做就没有加工原料,生意也没法做了。看到这种情况,庞爱民非常着急,连续5次去老铜匠的家里宣传中国钱币文化和收藏、研究价值,告诉他如果那样熔化古钱,极有可能把一些价值较高的稀有币毁掉,建议老铜匠把古币摆在门口供钱币爱好者选购,改用其它废旧铜材加工铜器。庞爱民的真诚感动了倔强的老铜匠,从那以后老铜匠再也没有熔化过古钱币,卖出的古钱币还增加了他的收入。因此,老铜匠和庞爱民成了忘年交。
收藏界有句老话:识古不富,迷古必穷。迷恋古钱币收藏,让庞爱民在经济上经常遇到窘迫的时候,但无论经济多么紧张,他都始终没有忘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购买古钱币时,对缺乏古钱币知识的人,他都会认真地给对方讲解,并且用市场价购买,不让对方吃亏。他收藏的古钱币,经常有外地人出高价购买,他都婉言谢绝。遇到刚开始从事钱币收藏的人,庞爱民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钱币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收藏经验。无论到哪里,事情多么忙,庞爱民都要挤时间去古玩市场看看,会会那里的藏友,挑选喜欢的古钱币。1994年,他和妻子准备用积攒了5年的1300元钱到西安买电视机,庞爱民坚持先到古玩市场看看。在八仙庵市场,几个店主正围着一个农村来的藏家看钱币,庞爱民挤过去一看,是一枚在泉界被称为名誉品的西汉王莽时期“六泉十布”之一的“差布五百”,买家开价1800元,几个店主只给50元。庞爱民知道这是一枚可遇不可求的好钱币,急忙和那位藏家进行协商,最后用买电视机的1300元买下了这枚钱币,买电视机的计划因此推迟了6年时间。为了这枚古钱币,妻子没少埋怨他。[!--empirenews.page--]
2001年8月,庞爱民听说红岩寺镇有人有一批古钱币准备出售,却不清楚具体的地方。他立刻带上准备买家具的1万元钱,通过一家一户的寻访,终于找到了那家人,用8000多元收藏了一批西汉至北宋年间的古钱币。结果因为没钱买新家具,他到现在还没有住进单位集资建的新房。
钱币收藏并不是简单的买回来就了事,更重要的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整理和研究,要进行分选编号和造册登记。多年以来,庞爱民把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钱币研究上了,经常钻研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痴迷古钱币,庞爱民说,古钱币的收藏、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小小的一枚古钱币,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在上面体现出来了,尤其是历朝历代的著名书法家如欧阳询、苏轼、宋徽宗等都在古钱币上留下了他们的墨宝。
展望未来
始铸于清光绪26年的中国近代铜元,尽管流通时间非常短暂,但是每一枚铜元的图案都非常精美,特别是清末铜元背面的龙图,更是异彩纷呈,把中国龙文化凝聚在方寸之间。简单地按铸造地分类,可以分为北洋龙、山东龙、湖北龙、云南龙等二十余个造币厂的不同龙图,每个造币厂又可分为若干个种类;按照龙的形态划分,可分为大清龙、坐龙、飞龙、蟠龙、蛟龙、立龙等若干种。每种龙的龙刺、龙须、龙尾、龙珠、云朵等,也各不相同。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精美、复杂的图案,才使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了铜元收藏和研究。
近几年来,随着普通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步对收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专门以炒作钱币价格牟取暴利的人,一些初涉收藏的人也跟风炒作,动辄以整卷、整刀甚至整包倒卖正在流通的人民币。1993年和1997年钱币市场的两次恶性炒作,让无数的跟风者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庞爱民认为,买卖流通中的人民币是违法的,也扰乱了收藏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和收藏的本质意义背道而驰的,他自己坚决不参与,同时也奉劝初涉收藏领域的人不要跟风。现代科学的发展给钱币收藏带来了全新的领域,现在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到自己想要的藏品,快捷准确的市场信息也让初学收藏者避免了不少弯路。近几年来,庞爱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钱币收藏类的网站上,在这里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和平时实践中学不到的新知识,看到了许多以前只能在资料上才能见到的精品钱币,不但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还通过网站认识了一批钱币收藏界的知名人士和收藏大家。他说,网络确让他受益匪浅。
对于今后的钱币收藏,庞爱民有这样的打算:首先是参加今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第七届铜元研讨大会,在那里聆听专家们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全面认真的学习专家们关于铜元研究的新成果;尽可能多接触一些专家,接受他们的指导,在理论和实践上能有较大的提高;其次是更新收藏观念,适当和藏友交换或者出售部分重复的藏品,尽量增加新的收藏品种;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成立柞水县收藏协会,加强藏友间的联系以及和外地收藏组织的交流,大力宣传、普及收藏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收藏行为和收藏市场,为保护和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