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观音心经

2012-01-10 16:34:06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音心经),简称《心经》,共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七字,属于《大品般若经》600卷中的一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经》的义理精要,可谓言简而义丰,词寡而旨深,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

  观音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据《悲华经》的记载,观世音无量劫前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为此宝藏如来给他起名叫观世音。观音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大都男相,印度的观世音菩萨也有很多是现男相的。南宋以后,观音菩萨像多以女相为主,现在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像,多是女相。

  观音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可见作者倾注了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心经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经文以“观自在菩萨”开头,以“菩提萨婆诃”结尾(萨婆诃本为祝颂语,亦有观自在的意思,与经文开头相呼应)。“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经全文关键字词之一。

  朱砂,矿物名,又称“丹砂”、“朱砂”、“辰砂”,为古代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也可制作颜料、药剂。

  这件观音心经是精心构思和创作的一件艺术精品,是用一块朱砂矿石雕刻而成的,直径1.7厘米,高度1.7厘米。作品一面以精致的笔法雕造了出神入化的观世音形象,另一面以微画雕方式隐约呈现出大千世界,其上有玄藏法师译本心经全文,思与神会,同乎自然。从包浆和字体、佛像的雕刻来判断,应为清末时身份比较高的人所佩用。(文/图 集雅轩主)